朋友傳給我的訊息~自己也曾遇過到泰緬邊境幫小朋友上課的志工老師,在台灣的我們真的很幸福。

當手心向下付出的同時,未必是給予,也許當下你也手心向上的從對方獲得更多~

這是我參與志工活動以來的感觸,我想我們都在為這個世界和台灣土地的美好而努力改變。

志工台灣~加油!!

◎前言

http://blog.yam.com/mtc2006/

這個部落格式由一群台灣青年共同製作、經營,他們有的人在泰國邊境、有的在台灣;有些人是醫師、是海外非政府組織工作者、志工、有些是醫療衛生領域研究生、有些是資訊專長學生、有些是影像工作者;他們甚至互不熟識。讓他們有緣相聚,可以跨過界線、穿越時空、不計報酬地並肩付出的最大動力所在,即是在泰緬邊境的「梅道診所」(Mae Tao Clinic)。

「梅道診所」(Mae Tao Clinic)是由緬甸難民女醫師辛西雅(Cynthia)所創辦,辛西雅素有緬甸德蕾莎之美稱。關於診所、辛西雅、緬甸難民、泰緬邊境的故事,從部落格(及相關連結)中將可獲得相關訊息。

文末,附上一篇來自台灣青年醫師廖志穎的文章,廖醫師今年2月至5月曾前往梅道診所當志工,文中所言即是他的觀察紀錄與感想。今年暑假,他也將再度前往梅道診所當志工。

6月20日,是聯合國難民署(UNHCR)所訂定的「世界難民日」,相信台灣主流媒體屆時仍然是陷在趙建銘、邱毅、馬英九、陳水扁、2008的排列組合的愚弄戲碼中。卑微又無力的我們,只有透過草根的力量,利用口耳相傳、利用網路傳媒來突破烏煙瘴氣的氛圍。主流商業媒體總是不斷灌輸「人民有知的權利」觀念,但他們口號只說了一半,人民也有「不知」的權利,不想知道別人狗屁倒灶的私事、不想知道八卦緋聞、不想知道......,不想要思考、關注、心情跟著傳媒起舞。這世界難道只有政治新聞?只有台北?只有台灣?

在即將到來的世界難民日前,我們誠摯地向各位推薦這個部落格,希望它可以成為一扇窗,透過它,可以讓更多台灣人看到緬甸、泰國、看到亞洲、看到世界,且在豐富視野的同時,也讓我們擁有更豐厚的力道來反思自身處境、生命與社會文化。

◎我們希望這個部落格可以:
1.讓您認識辛西雅與梅道診所
2.讓您瞭解緬甸難民的處境
3.讓您更認識緬甸、泰國,甚至其他東南亞國家國情、處境
4.讓您更加認識國際時事、台灣援外工作、(非政府)實質外交現況,進而引發關注的視野與興趣
5.作為海外援助工作者、志工,或是關注相關議題人士交流資訊,分享心得
6.作為關注公益、海外志工服務等相關議題之網友討論平台,凝聚論述、互相學習分享之討論氣氛

◎我們需要您舉手之勞的協助:
1.如果您是MSN user
請將MSN暱稱(前或後欄)更改為「難民女醫師辛西雅與梅道診所」(相關字眼)
並附上網址:
http://blog.yam.com/mtc2006/
謝謝!

2.如果您是E-mail user
麻煩您將這封信、這個部落格推薦、轉寄給您的親朋好友!謝謝!

3.如果您是blogger(部落客)
a.請在部落格邊欄(sidebar)掛上這個部落格的連結小貼紙(共有五款):
http://blog.yam.com/mtc2006/archives/1739280.html
b.可以的話,請在部落格上post一篇文章,形式不拘(可以照片、影音等方式呈現),內容不限(搞笑、嚴肅皆可),不過重點請將主題(尤其是文章標題)圍繞在「620世界難民日」以及「難民女醫師辛西雅與梅道診所」這兩個焦點上,更重要的是,請附上http://blog.yam.com/mtc2006/網址連結!
c.另外請將本部落格加入貴站的RSS聯播系統裡,謝謝!

4.如果您是網路(社會)書籤(social bookmark) user
(del.icio.us/HEMi DEMi/智邦My Share/等等)
請將http://blog.yam.com/mtc2006/收入書籤
也請各位網摘師將相關文章至少擇一收入網摘,謝謝!

5.如果您不是以上任何一種user
那麻煩您用口耳相傳的方式向人推薦,謝謝!
如果不想記網址,請在搜尋引擎鍵入「辛西雅」或「梅道診所」任一關鍵字,即可搜尋到此部落格

6.如果您同時具有1-4項的身份
那更要大力的(orz)麻煩您,多管齊下!

7.如果您什麼都不想做,只想要捐款(XD)
那麻煩您私下mail聯繫:
samlai99@yahoo.com.tw
最後,感謝您耐心地閱讀完這封信,無論如何,都再次感謝!
敬祝 平安 順心

「難民女醫師辛西雅與梅道診所」 中文部落格 製作/經營群 敬上

==

《在那土地上的人、梅道診所與我》

文 / 廖志穎 醫師 (梅道診所志工)

打開電視看CNN新聞,或上網瀏覽YAHOO國際新聞,多少會看到一些其他國家關於戰亂、貧窮、愛滋病的報導。然而,這些卻都是沸沸揚揚炒作"趙建銘"與"泰安休息站"的台灣新聞頻道所忽略的。或許我們可以選擇花點時間,關心世上其他人的生活,少些腥煽八卦與口水交鋒?

由於喜愛旅行,在北醫求學時期,便嚮往著歐洲青年的"漂鳥運動",想去探索這個世界。畢業後成為了正式醫師,渴望著跳脫"我很可以想像"的住院醫師生活,想像著回歸一種單純的生命熱忱。「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這部電影,深深激起了自己那份潛藏心中已久的想望-趁年輕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而不要只為了努力賺錢。

今年初幸運地有機會讓自己放個長假,透過網路聯絡上了位於泰緬邊境美索鎮的梅道診所 (Mae Tao Clinic),並踏上了為期三個多月的公益旅程。緬甸曾是東南亞的魚米之鄉,卻在軍事獨裁與高壓統治之下,成了貧窮落後的代名詞。

1988年的學生運動,被列為黑名單的緬甸女醫師-辛西雅(Dr. Cynthia) ,被迫流亡到泰緬邊境,創辦了克難的梅道診所,至今已18個年頭,提供了診療和庇護的服務,給同樣受到迫害而流離異鄉的難民,及在泰國打零工的貧困緬甸同胞。辛西雅醫生長年來的無私付出,更讓世人尊稱她為"緬甸德蕾莎"。

雖然只是趟短暫旅程,但對我來說,無論是臨床上的醫療診治,以及如何面對醫療資源的匱乏,都讓我這個畢業沒多久的醫學生,深刻體悟最根本的醫病關係和醫學實踐。心想習慣了台灣現有的醫療系統,其實很容易讓人忘了最根本的東西,在這裡我重新檢視了自己的生命經驗與價值觀。

在梅道診所我扮演著一個輔助者的角色,並不會也不需要直接單獨問診,而是協助那些由診所訓練出來醫護人員的看診工作,當他們覺得診斷困難的時候,我們經由互相討論,共同尋求最適宜的處理辦法。如此的激盪交流,對我而言,是在學習,也是在成長。

許多時候,一個看似簡單的診斷,得要考慮很多的因素。例如病人從緬甸走了大老遠的路來求診,卻沒有足夠儀器可以做診斷或治療,要動手術也只能轉診到泰國醫院,但這些貧窮難民既沒有身份、更負擔不起這樣的費用。雖然自己常會因此相當掙扎,陷在病人應該享有醫療權利和資源不足現實之間的衝突,但所有工作夥伴仍在最有限的資源下,努力為患者做出最妥善的處置。

或許當初來當志工是為了滿足一份小小的成就與虛榮感,但隨著日漸熟悉這群善良的朋友,雖然他們並沒有機會像我一樣接受多年的醫學院訓練,但他們始終都是這些緬甸難民真正的守護者。心中那份最初的志工心情早已不同,進而轉化成一種友誼關係,是種和朋友們一起真誠服務的感覺。

每當我有機會問起這些夥伴為什麼離開故鄉而來到泰國時,聽著他們訴說起擔心緬甸軍隊的夜半伏擊、強徵民伕、焚燒房屋,以及地雷遍佈的生存恐懼,種種暴行迫使這群人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家園。殺戮、恐懼、逃亡,已不是電視上秀出的戲碼而已,卻在緬甸這個飽受軍政獨裁的地方真實發生著!

這段日子以來,深刻感受到這些緬甸朋友對於回家的渴求;無奈的漫長等待,卻沒有減少他們對看診的熱忱、對患者的關懷,不論是非法外勞與難民,或是翻山越嶺跨過界河來求醫的病患,都在這裡獲得基本的協助。這群非正統訓練的醫療人員,盡己所能,運用有限的設備和藥物守護弱勢同胞的健康。

如今,走出醫院白塔,跨出台灣海島,步進難民營,穿越外勞村,我經歷了在台灣未曾想像過的景象:人們取用池塘的污水,瘧疾威脅的小生命,孩童在茅草屋席地讀書,被逮捕而遣返的不安;但這群人卻沒有放棄希望,而是選擇勇敢面對,除了衝擊與感佩縈繞之外,也讓我更想要為這塊土地的人們多做些什麼…。

幸運地在泰緬邊境結識不少新朋友,有一群來自台灣到診所參訪的高醫夥伴,以及進行數位服務的中原學生,更與長期在此服務的良恕姊和樹盛哥相識,雖然爭戰與貧病,不是來幾個月或小額捐贈就能改善些什麼,但我們仍希望在離開之後能夠以行動力來延續這份情誼。

難民朋友回家的路或許還很長,但我們仍可選擇不冷漠。梅道診所與泰緬邊境只是個開始,也是讓我們單純地想做些事情的啟端。想向在台灣的每位朋友分享這些地方、這些人的勇敢故事,一起懷抱著更謙卑的態度,去理解這廣闊的世界;同時,我們也相信藉由持續不斷的關懷和參與,一份人道精神會深植台灣社會,將更豐實你我的心靈。

每年的6月20日是世界難民日,這一天提醒著我們世上仍有許多人因戰火而流離失所,他們雖然失去了家園,但仍堅持著希望。

很多人問起我,會不會再回去梅道診所服務?我的答案呢,絕對是肯定的!

此刻,我已再次來到泰緬邊境,要與我的難民朋友一起工作,協助這些貧病卻勇敢的人們。

--~--~---------~--~----~------------~-------~--~----~
健康台灣論壇 http://blog.yam.com/healthy_taiwan/
國際人道行動部落 http://blog.yam.com/ihaa/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wiss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