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走訪台鹼安順廠,我們知道工業汙染不是只有表面上看到的附近環境破壞、生態滅絕等面向,最息息相關的,應是人類將因此得到許多疾病及致癌機率增高,其中大部分的病無藥可治,然而這些怪病或是致癌物都是人類工業污染的遺毒,綿延數年、潛藏在下一代的身體裡;現在,一起來認識水俁病及戴奧辛,並努力改善環境,不讓現在或未來的任何人及土地受到污染。
水俁病
文/孫怡君(荒野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義工)
「水俁」是一個日本地名,位於日本熊本縣水俁鎮,「水俁病」是1953年至1960年間由這個地區的居民得到並且發病,引起全世界的震撼而得名。
水俁病是一種因為甲基汞中毒而引起的疾病,甲基汞對於神經系統的傷害最大,所以得到這種病的人,輕者會出現口齒不輕,面部痴呆,視覺喪失,手足變形,重者精神失常,直至死亡。更可怕的是,甲基汞會經由胎盤感染未出世的嬰孩,造成所生的小孩往往患有先天的水俁症,這些小孩往往是先天痴呆或是重殘,既使是透過治療,也無法根治。
重新整頓嘍!
目前分類: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 (11)
- Jan 19 Fri 2007 12:55
工業污染的遺毒
- Jan 19 Fri 2007 12:53
環境佈道師-黃煥彰副教授
文/曹文豐 (荒野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義工)
黃煥彰,中華醫事學院護理系副教授、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理事長,因為致力於台南當地的環境守護工作,當地居民尊稱他「黃老師」。
黃老師擔任副教授教的就是「環境與健康」,對周遭環境污染的議題原本就相當關心,他投注環保議題的研究,前後已有十幾年的時間,黃老師說:「若要關懷我們的環境,就要找一個污染最嚴重議題來做。」他因為家住台南,考慮交通的便利性,就相中了惡名昭彰的二仁溪,民國九十年,黃老師在拍攝二仁溪綿延三、四公里的死魚時,邊拍邊流下痛心的眼淚,更堅定他終身只做副教授、「環境佈道師」的職志。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黃老師發現舊台鹼附近土地竟然長不出東西,一連串問號激勵他逐步揭發真相的決心,追查台鹼案,他勇往直前,覺得自己更像「環境佈道師」,黃老師說:「如果對這塊土地不了解,如何深愛台灣?」他身體力行,經常帶領學生走出教室,用心與眼睛,審視土地的面容,因為探討台鹼安順廠汙染的問題,黃老師有機會認識日本當年研究水俁病的專家--熊本大學原田正純教授,他對原田教授研究、處理問題的態度與精神讚譽有嘉,到目前為止,黃老師被原田教授的一句話深受影響:「你一定要堅持下去,在我們有生命之年,一定要避免類似的水俁病事件在全世界重複發生。」
是的,愛台灣不能只是嘴巴說說而已,台灣真的需要多幾個像黃老師這樣的環境佈道師,用實際的行動帶領大家一起來捍衛我們原本美麗的山河。
- Jan 19 Fri 2007 12:52
認識台鹼安順廠的歷史
文/曹文豐
「台鹼安順廠」是台灣鹼業股份有限公司安順廠的簡稱,現為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石化公司)位於台南市顯宮里、鹿耳里區內之一批關閉工廠,原係1942年(明治17年)時,由日本鐘淵曹達會社旭電化工株式會社所興建之工廠,當時主要用來生產燒鹼、鹽酸和液態氯,同時兼為日本海軍製造毒氣的工廠。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當時,鐘淵曹達會社旭電化工株式會社由「中華民國台灣省電化業監理委員會」接收。1946年7月2日,行政院公佈「台灣省接收日產企業處理實施辦法」,鐘淵曹達會社旭電化工株式會社成為國有公營企業,並更名為「台灣製鹼股份有限公司」,1946年12月25日復工生產。 1947年2月,又易名為「台灣鹼業有限公司」,並於1964年試製成功五氯酚鈉,並隨之生產。
1965年7月1日正式變更為「台灣鹼業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實施五氯酚增產計畫,並興建當時號稱東亞最大、可日產四公噸的五氯酚鈉工廠,台鹼公司主要產品才轉至五氯酚,以外銷日本為主。1979年,台鹼公司在環保與經濟因素的考量下,於當年六月停工關廠,並封存了近5,000噸五氯酚於廠區內。
自1946年迄1966年,台鹼公司之股權由政府所有,經濟部占百分之六十,台灣省政府占百分之四十。1978年,台鹼安順廠停產五氯酚納。1982年3 月,經濟部下令裁撤台鹼公司,台鹼安順廠隨之關閉,高雄廠由中石化公司接管。1982年4月1日,台鹼公司依公司法與中石化公司合併後消滅。1994年6 月20日之後,中石化公司逐步轉民營。
- Jan 19 Fri 2007 12:41
走訪世紀之毒的故鄉-台鹼安順廠
- Dec 28 Thu 2006 18:06
濕地的夢工廠-宜蘭雙連埤及鑑湖堂
文/曹文豐
夕陽下的雙連埤,增添幾分神秘的氣氛
為期二個半月的荒野保護協會第二期「環境手守護培力工作坊」終於結訓了,結業式及期末踏查就安排在國寶級濕地-宜蘭雙連埤,讓我們這群環境守護的生力軍有機會一睹牠的美麗與哀愁。
在這為期兩天的期末踏查課程中,協會請到邱錦和老師來為大家講導,邱老師是荒野宜蘭分會的副分會長,同時也是荒野保護協會溼地庇護中心噶瑪蘭站長、宜蘭社區大學宜蘭水生植物尋奇講師、台灣溼地保護聯盟宜蘭連絡處負責人。
雙連埤位於宜蘭縣員山鄉湖西區境內,海拔約五百公尺,是一個群山環繞的天然堰塞湖,佔地約18公頃,原有大小兩潭的湖水,稱為上下埤,因為兩埤相連通,因而得名。目前下埤已淤積成泥沼地,只剩上埤保有水源。
- Dec 28 Thu 2006 18:04
荒野踏查‧環保議題 台南二仁溪污染實訪(下)
- Dec 28 Thu 2006 17:05
荒野踏查‧環保議題 台南二仁溪污染實訪(上)
- Dec 21 Thu 2006 17:39
培力二期受訓心得
文/荒野保護協會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第二期學員
圍著熒熒的火光,我們將手牢牢緊握成一座許願池,願我們的地球永久美麗
雙連埤生態教室前,用童軍繩環繞的台灣圖騰,希望雙連埤的珍貴生態也能和台灣緊緊纏繞不分開
荒野的「鄉土關懷組」即是透過議題的參與,對台灣的環境進行守護,而鄉土關懷組所成立的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希望透過種種課程培訓環境守護義工,除了已實地進行環境守護的培力一期學員;去年九月到十一月的培力二期培訓課程,除了精彩專業的室內課程之外,期間參與陽明山保護區變更住宅區(簡稱保變住)的議題、並南下台南進行實地勘察、課程最後在宜蘭雙連埤的棲地保護區進行結業式,這群加入環境守護的新血,在這些課程的洗禮下,更加了解福爾摩沙所遭受的浩劫,並激發出對台灣這塊土地潛藏的使命感;以下是培力二期學員心得分享,希望您也能體會我們的焦急與擔憂!
- Sep 28 Thu 2006 15:13
浮生半日忙之草堂花譜
- Jul 19 Wed 2006 01:08
培力二期開始招生嘍!
- Jul 16 Sun 2006 17:49
培力一期受訓心得
文/荒野保護協會環境守護工作坊一期學員
讓我們攜手守護台灣
去年十一月,首次招募的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培力一期)歷經兩個多月的培訓,於一月中結業,然而,結業才是環境守護的開始,半年內,培力一期義工從親身投入搶救台灣水韭、協助保育部召開沉船危害珊瑚記者會,及後續的行政立法協調會等事項,一步步累積參與環境議題的能量。更為了想看懂環評書而規劃環評法進階課程,並期望媒體發揮感染力,由義工們負責快報專題,分工齊心將議題真相與感動告訴更多人。
雖然我們所做對環境議題影響有限,但只要付出就一定會有所改變,至少參與的毎位培力一期義工,都是環境守護的種子,靜待茁壯必能影響更多人,當然,
需要更多有心人的加入,今年九月保育部即將舉辦第二期的培力工作坊,歡迎關心環境議題的你,和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