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整頓嘍!
荒廢了好一陣子,現在這裏要重新整頓一番嘍!期待能呈現新氣象,大家共勉之

目前分類:漂浪沉船珊瑚墳場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羅力
日期/2006年9月14日

九月十二日晚上興奮的搭乘火車前往台東,難掩心中的興奮!這是我們共同催生的果實。

在風和日麗的十三日當天早上,溫暖的陽光和平靜的大海,好像正在歡迎我們的到來!這是一個有意義的一天!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陳副處長主持的說明會,邀請了各級政府單位和名間環保團體,共同為清除龜灣沈船祥運輪而討論清理的方法與程序!會議期間由勘查公司報告祥運輪現況後,大家熱烈的討論!其中以綠島鄉代會副主席及綠島自然生態協會理事長發表『清除的廢鐵請清離綠島,以還給綠島清淨的海洋!』最為醒目,這代表了綠島居民期待政府協助清理海底廢棄物的決心與毅力,也為台灣環境保護史(海底篇)立下不朽的根基。

會議中可以發現,東管處用積極的態度處理沈船所造成的傷害,值得我們大家的喝采,會後和花蓮港務局專員詢問打撈程序的過程更是令在場的我興奮,『這次他們是玩真的』更讓我們為政府的努力再度給予熱烈的掌聲。

雖然回台北的路上只有夕陽陪伴著我,但是我知道,在海洋保護的這條路上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荒野保護協會、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的伙伴、、等,與我同行。

sowiss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鄭渟渟

努力了好一陣子的沉船事件,終於算是開花結果,雖然歷經交通部長換人,但是當初的協議仍然在進行,真是可喜可賀。

綠島的祥運輪終於要開始清運,9/13就要進行水下探勘,希望其他的沉船也能真的逐年編列預算清除。

Photobucket - Video and Image Hosting

Photobucket - Video and Image Hosting

sowiss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李宜紋(荒野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義工)

人工魚礁(Artificial Reefs)是以人造礁體模擬天然礁巖,經投放於選定之海域後,可在其週邊造成地形變化與形成渦流,因而提供海洋生物多樣化的生活棲地,使投放海域內生物的質與量增加。人工魚礁種類繁多,廢棄的漁船、特別建造的水泥塊、改造過的廢輪胎或電線桿等都是台灣目前投放的人工魚礁。

若由人工魚礁的定義來看,從民國六十二年至今投放逾十八萬座的各型礁體,應該早達到復育漁業資源之目的,但為何現今漁業資源日益枯竭,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鄭明修理事長明白指出,除了一些人工魚礁直接丟在珊瑚礁上的破壞外,政府的管理、執法不嚴讓人工魚礁成為漁民的另類魚具,直接將人工魚礁所彙集的魚群捕撈殆盡。

更重要的是人類的錯誤觀念,鄭理事長指出,因為根深蒂固的「人定勝天」等觀念,將海底生物視為人類的漁業資源,為海底生物建造人工的家,卻沒有思考牠們是否需要?此外,人工魚礁不能代替原有的棲地,每個棲地都有許多生物,每樣生物都是同等重要,鄭理事長憂心的說:「人不能勝天,自然棲地是最好的,否則未來勢必走向枯竭。」

因此,鄭理事長強調,人類應該將海底生物視為野生動物、世界財,加以保育維護,當然不是說都不能捕捉,而是在政府適當有效的管理下,嚴格規定不准違法濫捕,因為唯有擁有良好豐富的海洋生物,才能真正的照顧漁民。

sowiss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協調會實況)


文/李宜紋(荒野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義工) 圖/鄭渟渟(荒野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義工) 

五月四日,由荒野保育部與關心珊瑚的學者及立委們所召開的「飄浪沉船 珊瑚墳場」記者會,在隔日及後續的媒體報導下,有效引起媒體與民眾關切,下一步,具體的「打撈沉船 拯救珊瑚」協調會更是在最短時間內於五月二十三日下午於立法院召開。會中針對沉船部份達成具體共識,決議由交通部航政司官員將打撈墾丁阿瑪斯號、綠島畢卡索號及安祥輪之預算,納入今年交通部的預算編列項目,此外,立法院永續會承諾將會持續關切政府官員對全台沉船的後續處理。

此次協調會,由立法院永續發展促進會田秋堇、賴幸媛、王塗發委員共同主持,主要針對沉船釐清相關單位權責、擬定解決方案,並討論人工魚礁等破壞珊瑚礁生態的後續問題,邀集政府相關單位出席說明,而到場關切的學者專家與環保團體包括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鄭明修理事長,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陳昭倫副研究員,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謝寬永、陳俊德副教授,「綠島新視界」羅力導演,荒野保護協會張宏林秘書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張泰迪執行長,中華民國水中攝影協會郭道仁常務理事。 

sowiss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李宜紋(荒野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義工)
圖/鄭渟渟、楊端容(荒野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義工)

四月中旬,正當媒體捕捉台灣海域珊瑚產卵的美景,民眾驚豔的同時,荒野保育部希望搭著這波珊瑚熱的風潮,結合學者專家、立委以及首度公開的紀錄片畫面,將海底沉船危害珊瑚的景象真實呈現,藉此邀集相關單位正視珊瑚死亡的事實、釐清權責,最重要是著手清除破壞海洋生態的沉船。

因此,保育部與第一期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以下簡稱「培力一期」)義工們動起來,在最短時間召開臨時會議分配工作、邀集相關人士,這也是培力一期結業後第一次的議題操作,敲定於五月四日上午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前一天,培力一期義工在地板教室製作道具、剪剪貼貼,感覺自己終於可以實際為台灣生態盡力而興奮不已。

當天上午,在主持人荒野張宏林秘書長的介紹下,與會人士包括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鄭明修理事長、「綠島新視界」記錄片拍攝者羅力、立法院永續會田秋堇、王塗發、賴幸媛委員,代表政府機關的環保署水保局葉俊宏副處長、交通部航政司黎瑞德簡任技正,以及前來關心的溪流環境學會張崑雄理事長。

sowiss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荒野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 圖/鄭渟渟(荒野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義工)

畫面一開始,龐大魚群佔滿整個螢幕,湛藍的深海中各式魚類優遊其中,珊瑚、貝類不計其數,每每引發觀影者的讚嘆,鏡頭一轉,由國外的海洋天堂轉到台灣的綠島,只見海底的網上鉤住了小小的魚兒,奮力的想要爭脫漁網回到大海的懷抱;如此強烈的對比,正是「綠島新視界」記錄片拍攝者羅力想要凸顯綠島乃至全台海洋生態的嚴重破壞。

月初的「漂浪沉船 珊瑚墳場」記者會上,羅力首度播放「綠島新視界」片段,忠實呈現沉船對綠島的珊瑚造成的影響,記錄了綠島居民蔡居福船長以一己之力默默清除「畢卡索號」鐵塊殘骸的過程;然而,除了沉船,這部紀錄片更提到不當的網魚、夜間射魚、島上龐大的遊客數量等,都是造成綠島珊瑚死亡、魚群不再的種種因素。

美景不再的綠島

sowiss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文/黃淑真

以下是鄭明修老師及羅力所提供的新聞照片,很怵目驚心吧!海底成了一座大型的廢鐵棄置場,根本看不到珊瑚礁的存活~如果真的借由記者會及後續追蹤努力而讓大眾關心,沉船得以清走,清走那天(希望不會是10幾年後),我想我會租條小條,然後停在沉船點上大笑著和大海乾一杯,給他喝到爽喝到掛~~  =淑真=

羅力提供
 

羅力提供
 

羅力提供

sowiss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黃淑真

記者會前的籌備工作,在一包鹽酥雞展開~~~
那天到的人有宜紋、渟渟、端容、政希、煥忠、琦珊、淑真
 
大家合力的製作記者會要用的紅布條,渟渟寫著海報
 
 

sowiss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周東漢.黃淑真


不當的棄置沉船,正危害著珊瑚礁 羅力提供

因全球溫室效應,1998年全世界多數珊瑚礁都發生了白化現象,這使得珊瑚礁除了「人為」的破壞外又外加了「天災」的影響,而珊瑚礁保育近年來已成為世界各國重要環境議題。根據調查,珊瑚礁的衰敗死亡與過度捕撈所造成生態失衡;海岸或山坡地過度開發所帶來的水土流失、泥砂沈積和不當的觀光遊憩等都有著密切關係。

台灣位於熱帶與溫帶交接之亞熱帶,西有歐亞大陸、東有太平洋、南有東南亞群島,處於三種環境匯集點,使得台灣擁有物種最豐富的的珊瑚礁。台灣至今正式記錄至少有250種以上珊瑚,其多樣性幾乎可與澳洲大堡礁相比擬。但由於追求經濟成長,及近年來海岸開放及開發後,在忽略海洋保育及永續經營的情況下,不當的閞發及具破壞力的水上運動,都使得珊瑚礁面臨更多生存上的困難。根據聯合國文教組織的一份報告,衡諸台灣的各項環境及人為因素,若無法採取立即有效的措施,台灣的珊瑚礁很可能會在10年內消失50%。

除了上述的原因外,據調查對於破壞台灣珊瑚礁生態還有一項嚴重的「人為」因素,那就是不當的棄置沉船,沉船對於珊瑚礁生態到底有多大衝擊,根據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同時也是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的理事長鄭明修博士表示,在墾丁龍坑已擱淺五年的「阿瑪斯號」,其9,000噸鋼板鐵片殘骸與30,000萬噸鐵礦砂正持續的破壞當地珊瑚礁的生態。此外,羅力也指出,綠島岸邊有艘沉沒了十四年無人過問的「畢卡索號」、1998年沉沒龜灣海域的宏都拉斯籍貨輪「祥運號」、以及原本要做成人工漁礁,卻因放置位置錯誤而危害海洋生態的「綏陽艦」。其沉船解體的小塊殘骸,隨著洋流不斷位移和翻滾,就像一把鋒利的死亡鐮刀,不斷的割傷著珊瑚,而在鐵鏽的海洋環境下,珊瑚苗也無法著床生長,沉船區成了陰森的大型廢鐵棄置場。羅力痛心的說:「眼看著沉船殘骸和鐵鏽隨著洋流一波又一波的席捲而來,被鐵鏽壓得喘不過氣的珊瑚,連呼救的力氣也沒有,就葬送在這綿延三百公尺的廢鐵堆中」。鄭明修也說,單單「畢卡索號」沉船就造就了約三公頃的海底煉獄,而「阿瑪斯號」沉船所殘留的大量鋼板與鐵沙,若持續滯留海底,將造成約五公頃的「珊瑚墳場」。

sowiss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周佑明


圖片說明:不當的電線桿魚礁反而傷害了珊瑚礁 珊瑚礁學會提供

珊瑚,在生物學上並沒有很清楚的定義,不過,可以泛稱”刺絲胞動物門,珊瑚綱及水螅蟲綱”的許多生物,共同特徵是具有刺絲胞,是一種毒刺可以補捉獵物的特化細胞,在距今兩億一千年前的侏儸紀,就己發展的十分繁盛

珊瑚具有群居的特性,可以行無性生殖或有性生殖,無性生殖大多以斷裂或出芽生殖,有性生殖就會出現大量的精卵細胞散佈海水中的奇觀,珊瑚雌雄同體,但會和不同株的珊瑚交換精卵細胞繁殖

大部份珊瑚和渦鞭毛藻共生依存在海岸附近,共生藻行光合作用提供養分給珊瑚,而珊瑚提供二氧化碳給共生藻行光合作用,而有趣的是,珊瑚這個房東會跟共生藻房客要求大約95%的養分租金,另外,也有許多珊瑚以刺絲胞獵取食物來供給生長,行為很像陸地上的食虫植物,但是,無論吃食排泄和排放精卵細胞,都在同一個開口,沒有特化的器官細胞,雖有神經細胞,但沒有中樞神經,是一種相當演化低等的生物

sowiss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