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黃淑真


為了上研調課程,而跑到新店安康農場上課,雖然課程生硬,休息的時間也短,8點的課,就趕在7點多到安康農場,為了就是拍蓮花~那裏真的佷棒!很難想像它是在台北






很欣賞這位在拍照的女生,全身迷彩裝,靜靜的等著。。拍鳥,覺得她和環境已經融為一體


這裏是台北的新店~很神奇吧,台北有這樣的環境



當棲地面臨無情的破壞時,我們如何能及時發現並加以守護?八月五日、六日及十三日,保育部在台大安康農場及桃園魏家池,舉辦首次的研究調查小組培訓課程就是監測守護的開始;課程學員包括棲地工作委員會成員、溼地義工群組、解說定點成員,未來將成立「研究調查小組」進行棲地的研究調查與監測守護,最終建立荒野的全台守護網。
    荒野過去十年,已在全台灣發展出四十七個定點,其中包括了許多不同類型的生物棲息地,而各定點小組與義工也定期進行解說活動,對環境教育的推廣確實功不可沒。但各種建設的開發、環境破壞、外來種入侵、原生物種消失等壓力仍接踵而來,因此,若是具備各定點或棲地的基礎資料,並定期進行監測記錄,除了可暸解各棲地生態、環境變異的情況外,未來當棲地面臨變異壓力時,便能依此提出科學數據,提供協會或者其它保育團體進行環境守護。
   而「研究調查小組」課程的目標如下:
1.推動「全台棲地守護網」,正式進入原地監測與守護的階段。
2.持續辦理課程,培訓「棲地研究調查義工」。
3.棲地一般性調查、研究工作之執行與分析。
4.棲地調查後之相關數據分析、報告文獻研究工作。
5.發表棲地調查或研究報告。
6.調查資料分析、整理與資料庫建檔、網站建立與維護。
身為培訓課程的學員,從收到保育部寄來的課程簡章E-mail,到報名、幫忙編輯學員手冊,到最後在充滿綠意荷葉田田的安康農場上課,整個過程相當緊湊,雖然整體課程對我來說有些生硬,但也經由這些專業的講師,讓自己學習到一些研究調查的概論與實際操作方法。
而上課的內容有動物調查、植物調查、水質水文調查、地形測量的概論與方法,台灣地質、土壤及地形介紹、環境與保育相關法令、GIS簡介與操作概論等。
令我印象較深的是農委會特有生物中心植物組黃朝慶研究員的野生維管束植物調查方法的實作課程,黃老師還特地帶我們去看芋頭開花,許多人都是第一次見到而驚訝不已!因為不小心做了第二組的小組長,發現到組員真是相當認真,雖然丈量儀器不夠,但大家還是努力的用各種方式力求精準;在以線截法算二十米的樣區調查時,我偷懶的看上一片全部是野薑花的樣區,結果組員不採納而找了一片難度更高的樣區進行調查,只見一群人七嘴八舌的討論與辦識植物、認真的算面積,讓我不由得佩服,而在工作分配時,我是負責畫剖面圖,組員江河表情認真的直說畫得很好,讓我十分感動。
還有一堂是由政大公行所研究生李翰林談環境與保育相關法令與概論,翰林也是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的成員之一,只見他條理清晰的介紹台灣法規,說明當發現環境出問題時可以找哪些政府單位歸責區分,並針對政府資訊公開法的部分詳加解說,並希望大家在知道這些資訊後,可以集結力量一起為環境守護把關。
8月6日一早八點就開始,由台大地質所博士楊小青所上的台灣地質、土壤及地形介紹概論,精采呈現台灣島的成形與演化、氣溫的改變、岩石的種類,她提到好多我從沒聽過的觀點,除了讓我對台灣的地質更多認識外,也激發對地球科學的興趣。
經由這些充實密集的課程,讓我更了解環境監測的方法與課程背後所承載的棲地環境守護意義,也發現如果要參與調查,自己也得多多充實對動植物的認識,慶幸的是剛好自己會寫資料庫,到時資料庫的建置是可以著力的部份。一個人的力量真的有限,但我相信,透過這樣的課程培訓出更多棲地調查人員,成立守護網,並建置棲地調查與監測的環境資料庫,當棲地環境面對不當的開發,這些資訊也許就是守護台灣好山好水的有利數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wiss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